-
非遗乡村音乐会唱响瑶乡
云邵阳客户端8月27日讯(全媒体记者 袁进田 通讯员 罗佳成 陈斌 )古朴嘹亮的呜哇山歌,悠扬婉转的洞庭渔歌,欢快动听的侗族芦笙,激越高亢的沅水号子……8月27日,隆重纪...
-
邵阳这座少为人知的古塔,背后竟有这样的故事!
在邵阳 说起古塔 大家首先想到的是 北塔、东塔 但还有一座古塔 虽建在邵阳市区 却少有人知 它就是猴子塔 猴子塔 位于大祥区九井湾社区 与资江小学北面相邻 它始建于乾隆三十九年(公...
-
一刀一划,邵阳人的年味,都藏在这个国家级非遗项目里……
奇美邵阳,文旅皆景。为促进邵阳文旅产业的必赢和经济复苏,拉动邵阳文旅消费增长,由邵阳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主办的“光影新邵阳”邵阳文化旅游短视频和摄影大赛正在进行中,大赛分为短视频和...
-
榜上有名!邵阳四县纳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最近 邵阳榜上有名了! 近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按照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国家统筹、区划完整的原则,第二批革命文物...
-
记忆中的老油房
早些年前,因工作之便,我经常跟随粮油科技专家们到各县区去作考察调研工作,也常打听老油房一些传统手工工艺的事,去寻觅那老油房的踪迹,结果大失所望,或许是老油房消磨尽了岁月,已从人们生...
-
邵阳城垣的千年传奇
此文有点长,是为了说清楚邵阳古城2500年来的变迁。
-
宝庆印象 | 苗族杨家将故事:历经6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在传唱
苗 族 在“楚南极边”的城步苗族自治县, 流传着苗族杨家将故事, 它与山西“杨家将”同样英雄盖世, 在苗族地区家喻户晓。 历史故事 “城步苗族杨家将故事”是苗族群众根据城步当地杨姓...
-
宝庆印象 | 有口非口口代口,似人非人人舞人…它是地方戏剧的活化石——木偶戏
木偶戏是一项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表演艺术, 据考证,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中国传统木偶戏主要有“杖头木偶” “提线木偶”“布袋木偶”三大类。 木偶戏集多种艺术门类于一体...
-
【宝庆风情】从低迷衰落走向复兴繁荣的白仓高跷
白仓高跷 俗称“踩高脚”, 是流传于邵阳县白仓镇、 五峰铺镇一带的民俗活动, 以造型上的戏剧化在高跷上表演舞狮、耍龙, 以“高”“险”“奇”的特点吸引观众, 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
-
【宝庆风情】独具地域特色的宝庆“岩鹰拳”
“岩鹰拳”是源于杜心五先生的鹰爪拳。杜心五将其传授给著名武术大师蒋兆鸿先生。由蒋兆鸿先生再结合多年的习武经验创编的25个鹰形动作的象形健身拳。其传人刘烈红先生在师傅蒋兆鸿先生25个...
-
滩头年画雕版传承人刘国利:刻刀雕琢年画岁月
刘国利正在梨木上雕刻 邵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贻贵 申兴刚 屏气、凝神、右手攥刀、左手推行……12月27日,隆回县滩头镇高腊梅作坊里,滩头年画的福顺昌...
-
新邵这条茶马古道 印刻着清朝一位奶奶的善举
云邵阳客户端 全媒体记者 谭宇 通讯员 杨能广 周农 12月19日,位于新邵县塘白旅游专线公路旁的严塘镇湾里村园艺片地段,整修一新的简氏茶马古道和凉亭游人熙熙攘攘,十分热闹。据上世...
-
宝庆印象 | 文物会说话?这些文物让你读懂邵阳
文物是一扇窗。 让人读懂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邵阳这座拥有两千五百年历史的古城, 它的文化记忆源远流长。 今天,我们打开这扇窗, 来感受,邵阳的物博宽大, 风土人情,历史沧变。 宋...
-
这一份捐赠,珍贵!
12月18日上午,蔡锷将军诞辰137周年纪念活动暨谢本书教授文物捐赠仪式在邵阳市大祥区蔡锷故居举行。全国著名的蔡锷研究专家、云南民族大学教...
-
宝庆油布伞,为你遮蔽岁月的风雨
龙智群介绍宝庆油布伞 云邵阳客户端(通讯员 周志斌 刘恩权)“宝庆油布伞自清代传承至今,我的祖父辈几代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我不能让这么好的技艺失传。”12月9日上午,在邵阳市双清区...
-
最新发布!国家重点保护!邵阳上榜的是……
近日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网站公布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公布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 邵阳14个“非遗”代表性项目上榜!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
好消息!邵阳这些项目上榜国家级非遗名单,这个县最多……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日前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根据这份最新名单,目前全国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3154个,其中湖南118个,咱们邵阳的宝...
-
理想如羽毛一样绚丽 -----何芃与邵阳羽毛画
作者: 樊家信 (中国作协会员、艺术评论家。国家一级作家) 我国早在西汉,就有了羽毛制作的工艺画。据考,湖南邵阳羽毛画起源于明代永乐年间。 用飞鸟禽类的羽毛为主要材料,进行手工制作...
-
宝庆印象 | 雅韵兴故里,祁剧历久弥香...
如说每一段戏曲,都有一段似曾相识的故事或过往,或深沉或高亢,或久远或悠扬,在历史的过往中,拾掇那些不曾走远的时光,我们发现,在湘楚大地上,也是墨宝无胜,浅吟低唱出了历史的华章,祁剧...
-
滩头年画的追梦人:尹冬香传承与创新国家级非遗技艺
她,名叫尹冬香。1975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滩头镇南长安街,从小就酷爱滩头年画,逐梦滩头年画。16岁便开始在年画作坊作工,正式接触滩头木版年画印制技艺。随后,从师于国家...
-
“邵阳花鼓走天下”——浓郁的歌舞气氛中散发出浓烈的泥土气息…
邵阳市地处湘西南,是个多民族聚居地,人口840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邵阳花鼓戏是在民间歌舞说唱基础上形成的地方戏曲剧种,是湖南花鼓戏中职业戏班成立最早,表现形式最具特色,传统剧目...
-
蓝印花布:邵阳将建成首个非遗文化展示馆
邵阳蓝印花布源自远古时代苗、瑶人民的“阑干斑布”和蜡缬,是由境内苗族、瑶族的蜡染演变而来的。明清两朝和民国时期,是邵阳蓝印花布业的全盛时期,邵阳当时是华南、西南地区的蓝印花布生产、...
-
【第三课堂】第十一场 | 唐文林:邵阳非遗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邵阳有哪些传统工艺您了解吗? 宝庆竹刻 栩栩如生,宝庆瓷刻厚重典雅。邵阳羽毛画鲜艳夺目,邵阳土布纱绣质朴端庄......有一天,这些老物件都慢慢消失,这些传统工艺慢慢流传,这些东西...
-
邵阳这项国家级非遗,全靠一个人的指尖“把戏”......
咱们邵阳处于湖湘文化、梅山文化、巫傩文化 交汇板块,多民族和谐发展, 在历史变迁中蕴育了特征鲜明的地域文化形态, 遗存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 宝庆竹刻、布袋戏、滩头年画和花瑶...
-
【邵阳非遗】少林岳家技子拳
少林岳家技子拳始创宗师为宋代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后裔。明末武状元郑维成,精研少林岳家技子拳,设厂收徒,少林岳家技子拳自此扎根武冈流传。清末民初习武之风盛行,据史料记载,习此拳术者...
-
宝庆印象 | 这两件珍贵的文物,在诉说着邵阳怎样的历史?
BAO QING 宝庆 邵阳历史悠久,名传潇湘。 境内早在商代即有臣民入居, 西汉初置县,历经昭陵、 邵陵、邵阳、敏州、邵州、宝庆, 最后定名为邵阳, 至今已有2500多年。 这里...
-
隆回天门寺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隆回天门寺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天门寺座落在隆回县城正北60公里的望云山山巅,海拔1492米,四南群山耸立。晴天能出云气,雨天或有碧霞绛云,气象变化莫测。天高气爽时,凭山远眺...
-
【宝庆记忆】邵阳出土的青铜器,见证宝庆历史源远流长
青 铜 中国古代有着辉煌的 历史和璀璨的文明, 其中青铜工艺 无疑是早期中国工艺美术的杰出代表。 夏末商初, 中国的青铜冶炼铸造技术突破瓶颈, 获得了突发猛进的发展, 商周青铜器以...
-
唐文林和他的宝庆烙画
唐文林,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非遗专家评委,湖南省工艺画大师,邵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宝庆烙画传承人。长期从事传统工...
-
苗绣,穿在身上的一部苗族史诗
▼ 苗绣,好像一副移动着的春天图景 苗绣是指苗族地区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是苗族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作为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经国务院批准,2006年就名列第一批国家级物质...